京东的三线作战:收购欧洲零售巨头新增长点在哪?
22亿欧元现金(约185亿人民币)收购欧洲消费电子零售巨头CECONOMY的公告落地,京东的全球化战略、即时配送大战和国内业务线下扩张形成了罕见的“三线共振”。
此外,京东收购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。据媒体报道,双方约4个月前已完成签约,交易作价达到40亿港元。
不过,京东有关人士回应称,实际交易金额并非40亿港元这么高,具体官方信息或在8月份公布。
京东还将投入百亿资金建设新型供应链,计划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。
京东自营超市京东七鲜正在加速扩张步伐。七鲜正式成立于2017年4月,截至今年3月,七鲜在全国拥有71家门店。
据媒体报道,接近京东内部的消息人士透露,今年6月份,京东七鲜在京津区域密集落地18家仓店,标志双赢在线 双赢彩票官网着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布局全面提速。
从欧洲重资产并购、收购香港超市到国内即时零售破局,发起外卖大战,再到七鲜小厨搅动餐饮供应链,这家零售巨头在激进的扩张中,正勾勒着一幅清新的商业版图。在不断强化供应链优势和提升服务能力,更多资源投入到线下零售业务。
显然,面对阿里、美团、抖音、拼多多等强大的竞争对手,京东在加速补齐短板,内部正重构核心的竞争力体系,构建新的护城河。
京东的出海之路,始终伴随着试错与调整。早年在东南亚市场,京东曾尝试自建模式深耕印尼、泰国,却终因本地化适配不足关闭站点——这一挫折或成为其海外战略转向的关键注脚。
京东计划于2026年在欧洲推出电商业务。如今,以22亿欧元收购Ceconomy的交易,标志着京东彻底告别轻资产跨境模式,转而以重资产并购切入成熟市场。
Ceconomy的吸引力显而易见。作为欧洲消费电子零售龙头,其旗下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品牌在11国拥有超1000家门店,2024/25财年调整后EBIT预计达3.75亿欧元,上半年线%的增速。
对京东而言,这笔交易直指海外业务两大核心痛点:通过Ceconomy成熟的供应商体系破解货源短缺,依托其本地物流网络将配送时效从2-3天压缩至“小时级”,向“欧洲一小时达”的愿景迈进。
“京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合作伙伴。”Ceconomy首席执行官凯-乌利希・德伊斯纳的表态,既显露出对协同效应的期待,也暗含对资本加持的依赖。
为降低风险,交易设计中嵌入了多重约束:创始家族Convergenta保留25.4%股权,承诺三年不裁员不关店——这既是稳定局面的妥协,也为后续整合埋下了潜在的管理权博弈伏笔。
真正的考验仍在前方。欧盟《外国补贴条例》的审查如同悬顶之剑,其追溯期长达10年,任何来自外国政府的直接补贴、税收优惠甚至国有银行贷款,都可能被认定为扭曲市场竞争的非法补贴;5万名欧洲员工的文化融合、劳工政策适配,更是比业务整合更棘手的难题。
而22亿欧元的现金支出,对京东的现金流管理构成直接承压——即便集团一季度净利润达109亿元,如此规模的资本投资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。
京东国际化战略也在加速推进新政策,7月9日,京东京麦商家中心发布通告称,京东全球售开启种子商家招募计划。商家入驻京东POP店铺,由京东全球售负责对海外用户的营销推广,商家负责发品、定价、履约、售后。
这意味着,在半托管模式下,京东海外市场与Temu、速卖通海外竞争将加大,京东全球售半托管第一期开放的招商国家,包括美国、英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越南、澳大利亚、日本、韩国。
热招类目包括3C数码、家具家电、家具家饰、运动户外、服饰内衣、母婴个护、华人食品等。在接下来的一个阶段,将开放更多类目。
在海外市场重兵布局的同时,京东国内战场的即时零售业务正经历“火箭式”增长。
2月11日上线的外卖业务,仅用四个月便实现日订单量突破2000万单,覆盖350个城市,其扩张速度甚至超过了早期的美团外卖。这一表现直接推动2025年一季度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.1%,成为集团增速最快的板块。
京东的底气来自履约效率的护城河。比如1560个仓储节点转型为前置仓后,生鲜1小时达覆盖率升至98%,损耗率从35%骤降至7%;达达快送与物流无人机组成的运力矩阵,在试点区域实现“3公里10分钟达”,配送成本降低40%。
夜间经济的差异化布局更显巧思:骑手夜间补贴提升30%后,23:00-5:00订单占比达27%,且毛利率42%远超日间的28%,成为短期盈利亮点。
但增长的另一面是亏损的扩大。一季度新业务亏损13.27亿元,较2024年同期翻倍;经营利润率从-13.8%恶化至-23.1%,成本控制压力陡增。
行业竞争的烈度进一步加剧了挑战——美团、饿了么凭借十年积累的配送网络与商户资源,牢牢占据近80%的市场份额。京东若想持续破局,不仅需要应对补贴战的消耗,更需解决零售业务18%-22%的毛利率与高昂履约成本之间的矛盾。
正如零售行业的铁律:规模不等于盈利。当订单量突破临界点后,京东能否通过算法优化配送路径、提升仓储周转率来摊薄成本,将决定即时零售是“第二增长曲线”还是“长期现金黑洞”。
即时零售尚未站稳脚跟,京东又将目光投向餐饮赛道。7月推出的七鲜小厨,以“10亿现金招募菜品合伙人”的激进模式,首周便收获6.6万份报名,试图重构餐饮供应链的游戏双赢在线 双赢彩票官网规则。
其核心逻辑直击行业痛点:传统餐厅受困于高房租、高人力成本,外卖平台佣金抽成挤压利润,特色菜品难以突破单店半径。七鲜小厨提出的“京东担成本、合伙人专研发”模式,承诺为1000道招牌菜提供100万元保底分成,计划三年开10000家门店——这种“重投入换规模”的打法,与京东早年自建物流的逻辑如出一辙。
首店数据初显成效:日均订单超1000单,3日复购率高出行业均值220%,甚至带动周边3公里商圈订单增长12%。食品安全的“四道防线”(大品牌供应商、净菜工厂加工、透明厨房监控、24小时直播炒制),则试图撕开“幽灵外卖”的市场缺口,建立差异化信任壁垒。
但万店计划的挑战远超想象。餐饮行业的区域口味差异如同无形的墙,北方的卤味、南方的烧腊如何标准化适配全国市场?当门店从1家扩张到1万家,供应链的品控能力能否同步跟上?
更关键的是,10亿现金投入与保底分成模式,在盈利模型未跑通前,可能成为新的成本负担——毕竟,餐饮行业的平均净利率不足5%,京东能否承受规模扩张中的持续亏损,仍是未知数。
支撑京东激进扩张的,是其亮眼的财务基本面:2025年一季度收入3011亿元,同比增长15.8%;净利润109亿元,同比大增53.5%。但繁荣的表象下,面临的挑战正在积聚。
盈利能力承压逐渐显现。京东物流经营利润率从0.53%降至0.31%,海外业务投入开始侵蚀利润;即时零售与七鲜小厨的低毛利特性,与集团整体盈利水平形成反差。当“高增长”依赖“高投入”,一旦资本环境收紧,三线业务可能同时面临收缩压力。
监管环境的变化更添变数。欧盟对Ceconomy收购的审查可能延长交易周期;国内双赢在线 双赢彩票官网层面,平台经济“公平竞争”的监管导向,要求京东在外卖补贴、商户合作中把握尺度,避免重蹈过往平台的监管风险。
整合能力的考验最为致命。欧洲业务的5万员工管理、即时零售的千万级订单履约、七鲜小厨的万店品控,任何一环掉链子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历史经验早已证明:零售的本质是“细节的胜利”,而非资本的堆砌。
资本市场的短暂乐观(财报后美股涨3.33%、港股开盘涨超4%),更多源于对“协同效应”的想象——外卖带动主站流量、欧洲并购补海外供应链、技术降低配送成本。但想象与现实之间,隔着无数个需要磨合的细节。
对京东而言,三线作战的终极考验,不在于能否画出宏伟的商业版图,而在于能否在规模扩张中守住“效率”与“盈利”的平衡。零售行业没有捷径,任何脱离价值创造的资本狂飙,终将在某个节点迎来现实的校正。